红色是高台最鲜明的底色,是激励全县人民砥砺前行、奋发有为的宝贵精神财富。近年来,高台县紧紧围绕“打造红色文化名城”目标,通过系统性的保护开发、创新性的研究利用、融合性的产业培育,让红色基因真正“活”起来、“传”下去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活力。

强化保护开发,守护红色根脉。始终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摆在首要位置,着力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,让红色记忆永续传承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累计投入3117万元,完成7个重点项目的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、提升陈列布展水平、加强藏品征集保护,稳步推进红色基因库建设,成功迈入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。西路军精神核心展示园、纪念馆烈士纪念设施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,红色阵地建设日趋完善。持续用好西路军主题公园、董振堂红军小学、红色记忆博物馆等红色场馆,组织开展“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”全省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等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。深入挖掘、整理和研究红西路军在高台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,开发特色党课、现场教学课程70余堂,设立多个现场教学点和高品质教学线路,有效拓展了红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。

深化研发利用,赓续红色基因。充分发挥“一馆一院”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,举办培训班(异地教学)、党性实践活动136期,9858人。创新打造“流动红课堂”文明实践项目,组建“红色薪火”青年宣讲团,开发《血战河西走廊》《信仰的力量》等特色课程,通过文物故事化、史实场景化,让革命历史可感可触。积极发挥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作用,组织开展清明祭扫、烈士公祭等群众性教育活动。招募培训“小小讲解员”,开展志愿讲解服务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使命。持续加大红色主题文艺创作,电视剧《猎狼刀》上星播出,话剧《血色高台》累计演出76场次,电影《九天八夜》完成拍摄前期筹备工作,《中国共产党高台历史大事记(1921-2021)》出版发行,发布《西路军故事我来讲》微课程11期。

培育红色产业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持续做好“红色+”文章,将文旅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,依托国家城市湿地公园、大湖湾、月牙湖等景区资源优势,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,培育研学旅游、乡村旅游、康养旅游等新业态,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。举办了2025年全国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主题文化活动、金秋胡杨文化旅游等活动,组织开展“文明实践周末荟”“百姓大舞台”等品牌活动,结合农民丰收节等节日节点,策划组织“中新观陇·高台之高”“丰登高台”农文旅融合媒体行暨网络主题宣传”等活动,“红色高台”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。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,共建区域红色旅游联盟,持续打造“红星闪闪 耀我前行”红色研学品牌,培育红色旅游线路4条,创新研发文创产品6项,让红色基因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。